【AT建筑师的2022】中建设计研究院 黄文龙:保持韧性,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AT导读】2022年已过,这一年建筑师们各自又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最骄傲/遗憾/期待的项目是什么?团队年度关键词有哪些?有什么想说的话?2023年又立了哪些新的Flag?一起来围观吧!
AT建筑师的2022
前一阵跟朋友聊天时提到,2023年几位当年同一批入职设计院工作的同事准备二十周年一聚,不禁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2003年因为非典疫情,研究生刚毕业的我被迫推迟了三个月来京报到,错过了一个重要项目的投标竞赛。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着一些跟2003年相似的时空感觉,时间在疫情反反复复、封控断断续续中匆匆流走……
长江产业大厦
如果说这一年最期待的项目,我会选择长江产业大厦。这个地处武汉市的项目在2022年底刚完成竣工验收。工程建设贯穿了新冠疫情防控的三年,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现在项目终于要投入使用,令人期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项目寄托了设计团队所有人的内心祈盼。
长江产业大厦原名湖北金控大厦,是当地金融产业类企业的180m超高层总部写字楼。在过去的几年中,设计团队陆续完成了北京重庆大厦、中建财富国际中心、雄安国贸综合体等多个类似的超高层办公项目,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2018年,业主通过前期对国内一系列建成案例的考察,邀请包括中建设计研究院在内的多家设计团队进行了正式的设计竞标。竞赛定位于一栋高品质5A级绿色写字楼的原创设计,我们有幸在竞赛中胜出,获得项目设计权。
长江产业大厦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中北路企业总部带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大量的500强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逐渐聚集,高端商务集群已然成型。项目用地西侧即为城市主干道中北路,同西侧沙湖隔路相望;用地东侧为高层住区,与东湖遥相呼应;武汉地铁四号线青鱼嘴站A出口设于用地西北角;南侧则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田汉大剧院,总体呈约135m×105m的矩形地块。
尽管在之前的资料中对基本情况已有所了解,但当我们真正身处中北商务区核心地段的项目用地时,仍然强烈感受到来自周边环境和规划条件的影响与限制:建筑朝向中北路的展示宽度有限,要综合考虑地铁出口与主体建筑的协调;东西两侧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较大,用地比较紧张;南侧除满足退线要求外,还要考虑与田汉大剧院的协调均衡。
如何消解场地不利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实现高品质绿色环境空间是设计需要解答的问题。通过多个不同方案的推演、比较,我们逐渐形成了在紧张有限的用地内采取开放和灵活的城市设计系统从而实现地块与周边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基本思路。项目要整合完善城市的产业发展,通过融合现有的周边因素,我们提出“面向城市、绿色低碳、弹性简约”的设计策略。
建筑布局方面采用了较为规则的塔楼裙房组合模式。主体塔楼在满足退线的前提下尽量东退北移,主要展示北立面,让渡出与西侧中北路、南侧田汉大剧院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小高耸体量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尽量控制建筑裙房的层数(4层),在檐口高度、立面尺度上形成与大剧院在中北路城市界面上的连续感;采用相对简单的体量组合,协调与周边超高层建筑集群的节奏感。
▲剖面
建筑外墙设计采用节能型标准规格的单元玻璃幕墙,在避难层位置则采用玻璃百叶幕墙。整体立面遵循一定的变化组合规律,通过横竖间隔布置的明框机翼截面线条,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尽量打开了使用者由内向外的视觉观赏角度。相对深色玻璃也有效地减少了眩光影响。建筑整体轮廓简洁明快,立面纹理细致清晰,体现了企业的鲜明身份和独特精神。
这座180m的超高层建筑不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虽然用地狭小、限制条件众多,但我们仍希望通过融合的设计手法,整合原本松散的城市肌理,用严谨而又克制的建筑语言打造区域地标。一二层联通的环形门厅不只为表达入口空间的开阔感,其在北、西、东三个方向上均向城市打开,形成边庭,将内外部空间、景观联系起来,成为尺度比例适宜的半公共空间。地下空间的设计则预留了与西北角地铁出入口的联系方式,确保了建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项目主要的设计工作从2018年延伸到2019年,总体是比较顺利的,很多设计思路和想法通过多次的汇报沟通、实地调研以及专项论证,最终都得到了业主的信任和认同。工程建设开始后,施工单位的团队非常给力,在建造技术细节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即使项目在建设后期更换了业主单位,团队主要的设计要求也得以完整地贯彻实施。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工程建设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驻场设计师也跟武汉市民一同经历了封城的那段沉重日子,在租住的小区主动请缨担当了社会服务志愿者。回来以后,他说:“这个项目绝对是毕生难忘的”。
如同项目终会圆满交付一样,希望疫情能尽快全面结束,大家都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城市更新、绿色建筑、近零能耗、数字赋能、科研建筑、教育建筑、产业园区、殡葬建筑、总部办公、商业综合体、西部区域(重庆、新疆)、全过程工程咨询。
城市更新,也更新自己。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都面临着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换的问题。城市新建建设规模萎缩,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城市问题需要系统反思和解决,现存的老旧建筑需要适应新的需求、焕发新的活力。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增量设计逐渐转向存量设计。这期间我们的团队陆续完成了“朝阳区金盟大厦”、“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中粮大悦春风里”、“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哈尔滨少年宫音乐厅”等多个更新类项目。
最近正在与AREP合作“海杰亚厂房改造”。这是一个有趣的卫星制造厂厂房改造项目,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尺度,深厚的产业发展历史沉积让设计师感动。除了赋予新功能、创造新空间,我们也在考虑加入一些类似集成房屋之类的装配技术。我们逐渐意识到在城市更新方面,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思考和全专业参与的体系搭建尤为重要。项目业主往往心怀建筑装饰一体化、完整交付全过程的诉求,设计既要考虑产业升级带来的功能和空间变化,也要实现风貌保护带来的立面和尺度进化,还要兼顾造价与施工的可实施性。
大量社区级居住建筑甚至街区小微空间同样面临着急迫的更新需求,需要建筑师思考的不仅仅是空间形式和功能问题,而是如何创造有温度的百姓身边100m生活空间。存量设计的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对建筑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需要投入更高的专业热情和创作能力,全面提升自己,这是一种内驱力,需要自我更新。
研究产品,做科学设计。基于以往的工作经历,科研建筑一直是我和团队长期关注和深度探索的项目类型。在日趋复合化、开放化的背景之下,除了各类科研院所、实验平台的相关建筑,高等院校的通用实验室、特殊环境的实验设施以及以科技研发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园区都纳入了我们团队主要的产品研究范畴。科研建筑的创作往往会启发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其工艺流程、实验设备等的专业要求也给设计实践带来不少挑战和乐趣。
今年团队正在深度服务、建设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是“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项目的竞赛方案由王建国院士、韩冬青大师、高庆辉总建筑师带领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创作,我们中标了工程设计、工艺对接和专项配合的工作。在保留方案对于科研建筑空间形象的打造以及暖廊等绿色生态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团队着力结合学科对接、工艺落实、标准制订,完成了深化阶段的设计工作,并对各类专项设计进行审核。这是继“内蒙古大学综合实验楼”之后团队的几个科研建筑项目之一。今年开始,我们也尝试将陆续开展的几个民政殡葬项目(雄安新区殡仪馆、长春市第二殡仪馆、运城市殡仪馆)建立起产品研究体系。这种集成人文、风俗、工艺要求于一体的特殊复合型建筑,将是团队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类型。
乐观、努力的团队。2022年行业形势低迷不振,项目周期普遍拉长,设计回款压力增大,工作的连续性也因为疫情时常中断,建筑师最为看重的现场交流、汇报普遍被线上会议替代。没有了“高周转”,建筑师的工作节奏总体上似乎慢下来了。这种慢,给了建筑师更多思考的空间,可以回到正常状态,相对从容地深思熟虑,把关注点放回建筑本身。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建设、技术水准和承压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建筑师们仍然用专业情怀、职业态度秉持着行业坚守。
现在四院团队已逾百人,我最应感谢的就是十几年来一路并肩前行的小伙伴们!他们用乐观和努力直面严峻形势、迎接未知挑战。尽管困难重重,团队还是完成了包括国际学校、实验室、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殡仪馆以及建筑改造更新在内的多种设计,项目完成度有很大提升,市场适应性也得到增强。作品年内获得了一些含金量较高的奖项和评价,到年底也算终有所回报。
2022年底,崔彤大师正式加入中建设计研究院工作。二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是在大师工作室接受方案创作的历练,跟随老师,受益匪浅。良好的创作环境有助于心怀梦想的建筑师心无旁骛、投入更为专业和高效的设计工作。2023年,非常期待能够在崔彤大师的指导和引领之下,团队努力把方案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院内形成更为浓厚的集体创作氛围,交流促进,形成传统,打造更多高品质的原创作品。
区域化是中建设计研究院的六化发展策略之一。如同经济发展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地区不均衡一样,设计资源与行业市场同样面对很大的区域发展差异。不同于长三角和大湾区已然具备的强劲经济实力,西南片区正在崛起,西北片区还在努力,但西部区域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文化、环境特色以及历史沉淀,可以利用的设计资源颇为丰富。2023年,特别希望我们团队的市场意识跨越区域、合作共赢;设计理念扎根地域、创作精品。扎根西部,以重庆和新疆两个属性鲜明的地区为支点,基于“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收获更多的项目,做更加精彩的设计。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我飞往各地的差旅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2022年再创新低,基本上是趁着疫情稍平稳时的空档期走一圈。对于建筑师来说,线上永远代替不了线下,生活不能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现场的触感更是建筑师独特的空间需求。欣慰的是年底各地的防疫政策逐渐调整放开,成文时我也刚刚“阳康”,一切都在回归,终于又可以开启属于建筑师的工作旅行。
走过不寻常的2022,建筑师更需要对设计的力量怀有信心,保持韧性,继续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执着,努力把城市、乡村变得更美好!
作者简介
摄影:郭淼(北京烟波映像)
编辑/排版:葛楠
-END-
37万粉丝点击关注↓